甘露三年(258 年)实盘杠杆炒股平台 ,寿春城下发生了三国时非常悲惨的一件事。几百个被抓的士兵站成一排。刽子手的刀一闪,前面的人就倒下了,血流了一地。 监斩官大声问下一个人:“投降吗?” 回答只有三个字: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!” 刀落下,人死了,下一个人还是站得笔直。这几百人,都是淮南叛乱头领诸葛诞的兵。他们拼死跟随的诸葛诞,这时已经战死,他的全家也被杀了。 这个被《世说新语》叫作 “魏得其狗” 的诸葛诞,是诸葛亮的本家兄弟(他们都来自琅琊诸葛家,祖先是汉朝的司隶校尉诸葛丰)。 他为什么要在
甘露三年(258 年)实盘杠杆炒股平台 ,寿春城下发生了三国时非常悲惨的一件事。几百个被抓的士兵站成一排。刽子手的刀一闪,前面的人就倒下了,血流了一地。
监斩官大声问下一个人:“投降吗?” 回答只有三个字: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!” 刀落下,人死了,下一个人还是站得笔直。这几百人,都是淮南叛乱头领诸葛诞的兵。他们拼死跟随的诸葛诞,这时已经战死,他的全家也被杀了。
这个被《世说新语》叫作 “魏得其狗” 的诸葛诞,是诸葛亮的本家兄弟(他们都来自琅琊诸葛家,祖先是汉朝的司隶校尉诸葛丰)。
他为什么要在曹魏发动最后一次反抗司马家的叛乱?他的兵为什么对他这么忠心?这场被称为 “淮南三叛” 最后一次的叛乱,里面有多少无奈和悲伤?
从 “看情况的人” 到 “造反的人”:诸葛诞担惊受怕的十年
要明白诸葛诞为什么叛乱,先要看看他生活的时代。正始十年(249 年)高平陵之变,司马懿突然动手,抢了曹爽的权力。曹魏的天,从这时开始变了。
这时,诸葛诞刚刚被司马懿重新启用,当了镇东将军、管扬州所有的军队,手里握着东南的兵权。他看着曹爽的人全死了,看着好朋友夏侯玄、邓飏被司马懿砍了头,他选择“不动”。
展开剩余85%诸葛诞的出身不错。当时的人说 “蜀国得到了龙(诸葛亮),吴国得到了虎(诸葛瑾),魏国得到了狗(诸葛诞)”。这个“狗”不是骂他,是说他像猎狗一样勇猛能打仗,但是没有“龙”和“虎”那样的大本事。
早年的诸葛诞,当官很顺利:从尚书郎做到荥阳令,再做到御史中丞、尚书。他和夏侯玄等名人关系好,是曹魏官场的“有前途的人”。曹爽管事时,他被派到扬州,官做到镇东将军、管扬州所有的军队,成了管理东南的大官。
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懿父子一点点抢走曹魏的大权:杀曹爽全家,平定王凌叛乱,废掉皇帝曹芳,让曹髦当新皇帝。每一次变化,都像一把刀悬在诸葛诞头上——他的好朋友夏侯玄、邓飏都因为反对司马家被杀,下一个会不会是他?
最让他害怕的,是毌丘俭、文钦的叛乱。嘉平六年(255 年,也叫正元二年),毌丘俭在寿春起兵,写信叫诸葛诞一起造反。诸葛诞马上行动:杀了送信的人,告诉大家他反对叛乱,并且带兵去打叛军。这不是他忠于司马家,而是这时的他,还想等等看——他怕自己力量不够,更怕像曹爽、王凌那样被杀掉。
但是他的“忠心”和功劳没有让他安全。毌丘俭失败后,诸葛诞因为功劳升官为镇东大将军、仪同三司、管扬州。第二年(甘露元年,256年)冬天,他又升为征东大将军,封为高平侯,兵权更大了,但是司马家更不放心他了。司马昭掌权后,看着这个手握淮南兵权、和夏侯玄关系好的诸葛诞,越看越不喜欢。
而诸葛诞,在升任征东大将军后,也偷偷准备力量——养了几千个不怕死的勇士。这不是为了造反,更像是为了保护自己:“要是司马家容不下我,我至少能拼一次。”
一道命令逼反英雄:“去京城当司空”背后的危险
甘露二年(257 年),一道从洛阳来的命令送到寿春:升诸葛诞当司空,叫他去京城当官。
这道命令,在诸葛诞看来,就是要命的信号。
司空是三公之一,看起来是升官,其实是拿走他的兵权。淮南是曹魏打东吴的前线,手握重兵的征东大将军,突然被调到京城当“不管事的官”,谁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王凌当年就是被叫去京城时起兵的,毌丘俭也是怕被拿走兵权才造反的。诸葛诞心里清楚:“这一去洛阳,肯定被抓,轻的丢官,重的全家被杀。”
想了又想,诸葛诞造反了。
他做的第一件事,是把儿子诸葛靓送到东吴当人质,请求救兵——他知道,光靠淮南的兵,打不过整个曹魏。东吴很快派了文钦(毌丘俭的旧部下,逃到东吴)等将军,带着三万兵来帮忙。加上诸葛诞自己的十几万淮南兵,寿春城里兵力达到十八万,粮食多,城墙坚固,诸葛诞有了信心:“寿春好守难攻,司马家从远地方来,耗也能耗死他们。”
但是他没想到,司马昭动作更快、更狠。
知道叛乱的消息,司马昭马上集合了号称二十六万大军,抓着皇帝曹髦,亲自带兵南下。这架势,不是去平叛,更像是去“吓唬人”:“让全天下都看看,谁反对司马家,就是这个下场!”
魏军到了寿春后,没有急着攻城,而是围着城挖深沟、筑高墙,把寿春围得死死的。诸葛诞一点也不慌,反而笑了:“司马昭不懂淮南的天气。”
寿春这个地方,每年夏天都下大雨,淮河水涨,能淹到城墙下。诸葛诞盘算着:“等雨季到了,大水淹了你的军营,不用打,你自己就退兵了。” 他甚至说:“司马昭这是自己找死!”
但是命运好像开了个残酷的玩笑——从司马昭扎营那天起,寿春一滴雨也没下,遇到了很少见的大旱。一直到城被打破,都没下过一场像样的大雨。史书记载,城破之后,大雨才下起来,淮河水猛涨,淹了魏军原来扎营的地方。诸葛诞到死都没等到这场雨。
几百个不怕死的人写下忠诚: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”
被围了快一年后,寿春的粮食吃光了。
城里开始出现人吃人的惨事,士兵们都没了斗志。诸葛诞知道,不能再等了。他组织兵力,朝魏军包围最弱的地方冲出去,但是司马昭早有准备,每次冲出去都死伤很多人。最后一次冲出去,诸葛诞亲自带着几个骑兵冲杀,在混乱中被魏将胡奋的部将追上杀死了。
城被攻破了,诸葛诞全家被杀。但是更让人震撼的场面在后面。
司马昭抓了诸葛诞手下几百个兵,下令:“投降的不杀,不投降的杀!” 有本书(《魏末传》)这样写:士兵被排成一排,从第一个开始杀,每杀一个,就问下一个投降不投降。
第一个人抬起头: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!” 杀!
第二个人还是站得直直的: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!” 杀!……一直到最后一个人,几百人,没有一个投降。
这个场面,让人想起秦末的田横五百壮士——田横兵败后,五百个门客不肯投降汉朝,全都自杀了。诸葛诞的这几百个兵,用同样的忠心,在寿春城下写下了三国时最悲惨的一页。(注:正史《三国志》只简单写了“诞手下几百人,因为不投降被杀”,这个悲惨的细节是别的书写的。)
他们为什么这么忠于诸葛诞?
可能是因为诸葛诞在淮南对大家很好——他管理扬州很多年,关心士兵,对老百姓也好;可能是因为他们看穿了司马家想抢皇位的野心,愿意为“真正的曹魏”拼命;更可能是因为,诸葛诞自己做了榜样——他本来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听司马家的话,但是他选择了反抗,就算知道一定会输。
造反者的曾外孙成了东晋开国皇帝
诸葛诞的叛乱失败了,但是留下了一个奇妙的故事。
他的女儿诸葛氏,因为在叛乱前已经嫁给了司马昭的弟弟、琅邪王司马伷,所以活了下来。这门看起来普通的亲事,在一百年后产生了想不到的结果——司马伷的孙子司马睿,后来成了东晋的开国皇帝(晋元帝)。而司马睿,就是诸葛诞的曾外孙(女儿的外孙)。
当年拼死反抗司马家的诸葛诞,恐怕想不到,自己的血脉通过女儿,流进了司马家,最后当上了东晋的皇帝。历史的有趣安排,常常就在这种小地方。
诸葛诞的叛乱,是“淮南三叛”的最后一叛。王凌、毌丘俭、诸葛诞,这三个曹魏的大官,一个接一个反抗司马家,最后都失败了。但是他们的反抗,也让司马家抢皇位的路上流了很多血,更让“忠心”这个词,在那个充满阴谋的时代,变得非常沉重。
后来有人说诸葛诞“死心眼”,明知打不过还要打。但正是这种“死心眼”,让他手下的几百个兵甘心去死;正是这种“忠心”,让他在《三国志》里,和王凌、毌丘俭一起被叫作“淮南三叛”,而不是简单的“叛徒”。
寿春的雨实盘杠杆炒股平台 ,最后还是下了,但是没能救诸葛诞。可是老故事里说,那几百个士兵的誓言——“为诸葛公死,不后悔”,却像一声惊雷,在历史的天空中,响了一千年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专题:特朗普再催美联储降息实盘杠杆炒股平台 金十数据 每位候选人各有优劣,特朗普要找的是一个既有市场信誉、又认同激进降息立场、且能够通过参议院确认的人...... 在正常情况下,通胀放缓与劳动力市场走弱足以成为降息的充分理由。但当前并非寻常时期,多重潜在阻力让美联储官员对放松货币政策持谨慎态度,担心通胀攻坚战尚未结束。这种情绪引发了白宫与央行之间日益激烈的冲...